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(chuàng)
西甲第10輪國家德比,皇馬主場2比1戰(zhàn)勝巴薩。近些年的西班牙國家德比,部分場次缺乏火藥味,兩隊場上場下相對和氣,缺乏了一些“火爆”的元素。然而本場國家德比,亞馬爾的賽前言論點燃了兩隊的情緒,比賽臨近結(jié)束時與終場哨響后,兩隊球員也發(fā)生了激烈沖突。西班牙《國家報》記者雅布瓦在專欄中表示,國家德比的“老味道”終于回來了。

全文如下:
盧浮宮的竊賊都沒這么蠢,他們至少知道等畫掛上墻了再去偷。VAR卻花了半小時,就為了找出姆巴佩越位的那一幀——一截襪邊的線頭,然后把法國人的進(jìn)球給吹了。但這才是真正的藝術(shù)品。那個球像精確制導(dǎo)炸彈,開場十分鐘就把國家德比“炸上了天”。
最終被吹掉,只因裁判們對規(guī)則精神的“忠誠”:這規(guī)則似乎要求球員赤膊上陣,不上護(hù)腿板,不穿襪子,衣服要緊貼皮膚,雙腿還要光滑如鏡,像游泳運動員那樣干凈利落毫無多余之物。就連生活中也不能有讓你“越位”的東西:不能有政治立場,不能有狐朋狗友。足球正在變成F1賽車,靠照片定勝負(fù)——但至少在賽車運動里,我們知道哪部分算數(shù)。
這是一場讓人兩周都停不下嘴的比賽。只要人們不再糾結(jié)于VAR那些畫面,比賽就回到了純粹的老派足球上面。亞馬爾在賽前表現(xiàn)得有些“老江湖”,給比賽升溫加料。如今的國家德比越來越乏味,這樣的比賽正需要這樣的球員,他能在比賽還沒開始前就引來球迷的噓聲。
我們太習(xí)慣于那種模棱兩可的說辭了,一旦有一個有性格、有個性、不受拘束的壞小子冒出來,我們就急著躲到桌子底下去。他的那些話點燃了皇馬人的情緒,尤其是維尼修斯。不過,挑釁了就得承受回?fù)簦@就是街頭法則。
說到維尼修斯,他帶球突破,點燃全隊激情,幾乎憑一己之力制造了第二個進(jìn)球。他兌現(xiàn)了自己多年前承諾的爆發(fā)力。之后他在被換下場時的表演——反正遲早要出點事,如果他再這么“超速”下去的話,好戲就會繼續(xù)上演:他仍然體能充沛,對手開始露出空當(dāng),在快攻中他就像一支飛箭。也許他沒有積極參與防守和逼搶,但如果他能打進(jìn)第三個或者第四個進(jìn)球,也算是值了。我們這些球迷也該被允許“演一演”,不能什么樂子都被剝奪。

維尼修斯直接沖進(jìn)了更衣室,說不定還抽空在社媒點了幾個贊,然后又回到了替補席。他平靜了嗎?不完全平靜,這次他針對的人不是教練,而是對手。這也是足球的一部分,只是不能讓小孩子看。比賽剛結(jié)束,新鮮熱乎的沖突視頻就來了,維尼修斯和幾位巴薩球員的沖突畫面立刻鋪滿全網(wǎng)。球迷能聽懂維尼修斯在說什么,也確實,他總是被鏡頭拍得最清楚。
這場比賽,在爭議、進(jìn)球和混戰(zhàn)之間,我們聞到了那熟悉的“老國家德比”的味道——那種超越國家隊更衣室的宿敵情緒,那種皇馬對陣巴薩時的拼殺氣場,把兩隊球迷連進(jìn)了一種獨特的電流中。這不是在美化爭吵,而是賦予爭吵一個背景:這兩個隊都對彼此有火氣、有積怨,巨星們不愿下場,下場時滿是抱怨,觀眾席喊聲震天,大家賽后言辭犀利。足球意味著激情,而激情有時會把人帶到不那么體面的地方。

皇馬本可以血洗對手,但最后幾分鐘卻踢得有些遺憾。其實沒必要這樣,但這似乎正在成為常態(tài)。已經(jīng)數(shù)不清多少次了,巴薩已經(jīng)受傷,皇馬卻還想扮演“伸出援手”的好人。但“握手”是輸球后的禮節(jié),不是贏球時的姿態(tài)。這種習(xí)慣也體現(xiàn)在俱樂部層面,皇馬太想表現(xiàn)出“我不討厭巴薩”的感覺,就像那個國際象棋棋手魯賓斯坦一樣,他后來得了嚴(yán)重的社交恐懼癥,每下一步棋,就跑到房間角落躲起來,等對手回應(yīng)。
錄像視頻
集錦視頻
熱門資訊
熱門標(biāo)簽